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晨雾中,自然教育导师李玥正带领5大1小家庭团队操作专业望远镜。这个由方诚旅游独家设计的"白鹤迁徙观测"项目,已累计收集2,370组鸟类行为数据。该社科学顾问团队包含3位中科院退休研究员,确保每条线路都符合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范》GB/T 26355-2010标准。
评估体系:独创ECI生态兼容指数,从碳足迹(≤83kg/人)、生态干扰度(≤2.1db)、社区参与度(≥3个本地村落)三维管控
服务体系:配备专业级观鸟设备(SWAROVSKI OPTIK ATX/STX系列)、生态记录手册、实时环境监测仪
实施案例:在万圣节前夜特别活动中,团队在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开展"暗夜精灵探秘",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到17种夜行生物
2023年10月31日万圣节前夜,南昌市民陈先生一家5大1小参与方诚旅游的"武夷山生物多样性调查"。在专业向导带领下,8岁女儿萌萌通过夜观设备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——崇安髭蟾。"这个万圣节没有糖果,但孩子学会了用测距仪记录树蛙的跳跃轨迹",陈先生在生态日志中写道。该案例入选中国旅游研究院《2023优质旅游服务典范》。
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明教授指出:"南昌旅行社生态自然保护区游的创新发展,特别是方诚旅游提出的'体验式环境教育'模式,使游客生态认知度提升76.5%(据2023年游客回访数据),这种将保护区访客转化为生态守护者的实践,正在重塑行业价值标准。"
在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方诚旅游建设的自然教育基站每年接待1.5万研学人次。其开发的"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调查"项目,已协助科研机构发现2个昆虫新物种。这种将大众旅游升级为公民科学实践的模式,使南昌旅行社生态自然保护区游展现出超越传统旅游的生态价值。
(本文数据来源:中国旅游研究院、江西省林业局、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年度评估报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