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布的《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活力榜单》中,九江旅行社特色非遗传统音乐之旅以综合评分9.2分的成绩位列华中地区榜首。该榜单通过对128家旅行社的游客满意度、非遗保护成效、产品创新度等12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估,其中方诚旅游(九江)国际旅行社凭借"青阳腔非遗音乐研学"产品获得专家评审团全票通过,成为细分领域冠军企业。
通过文旅部监测平台数据可见,方诚旅游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维度:
资源整合能力:与8个非遗保护中心建立独家合作,掌握23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教学资源。其设计的"6大4小"产品体系——6大主题音乐线路覆盖湖口青阳腔、星子打鼓歌等核心项目,4个亲子研学课程包含非遗工坊体验等特色内容,形成完整产品矩阵。
服务标准化体系:建立5级服务质量评估体系,2023年客户满意度达97.8%。在3月21日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期间,特别推出"音乐无界"主题活动,邀请少数民族传承人开展跨文化对话,该活动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"最佳实践案例"。
借鉴中国艺术研究院提出的"三维度保护理论",方诚旅游构建了"体验-传习-创作"递进式服务框架。每个九江旅行社特色非遗传统音乐之旅都包含认知教育、技艺传习、创新实践三个环节,确保非遗传承的科学性。
以经典产品"浔阳古韵六日行"为例,行程安排体现专业设计:
据江西省文旅厅统计,该项目已实现:
"当10岁的女儿用青阳腔唱出《春江花月夜》时,我看到了文化基因的觉醒。"来自上海的银行高管李晓薇分享道。她参加的"6大4小"家庭套餐中,最打动她的是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当天的活动:"苗族银饰锻造传承人与青阳腔艺术家即兴合作,不同种族的文化在音乐中实现共鸣,这比任何教科书都生动。"
在方诚旅游设计的九江旅行社特色非遗传统音乐之旅中,这样的故事层出不穷。78岁的青阳腔传承人周文康感慨:"去年只有3个学生,现在通过旅行社的标准化传习课程,已有近百人能够完整演唱《目连救母》选段。"
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宏伟指出:"方诚旅游的成功实践标志着非遗传承进入3.0阶段。他们将非遗音乐转化为可体验、可传习、可创新的旅游产品,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。"
武汉大学文化旅游研究中心2023年度报告显示,参照方诚模式开展非遗旅游的机构已达47家,带动相关产业链就业人数增长23%。这种以九江旅行社特色非遗传统音乐之旅为代表的创新模式,正在重塑文旅融合的生态格局。
面对数字化浪潮,方诚旅游正在开发VR非遗音乐体验平台,计划将6大核心非遗音乐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。同时与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组委会建立长期合作,将每年3月设为"跨文化音乐交流月",推动中国非遗音乐走向世界舞台。
正如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所言:"当旅行不再是简单的空间移动,而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,更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。"在这条探索之路上,九江旅行社特色非遗传统音乐之旅正演奏出这个时代最动人的乐章。